水母網1月21日訊(YMG記者孫淼)在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提交的提案中,“藍色經濟”成為政協委員們討論的重點。政協委員肖偉竑就提交了一份“關于大力發展海釣產業創建國際休閑旅游度假城市的建議”,長達一萬多字,引人注目。
昨天上午,肖偉竑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海釣產業是一種集漁業、旅游、文化體育、經濟貿易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是一、二、三產業有機結合的一種新業態?!爱斢慰蛠淼綗熍_時,不僅看蓬萊閣、觀煙臺山,還可以享受海上垂釣。今后,煙臺將發展成為‘海釣城市’?!毙ジf說。
特色資源“釣住”游客
煙臺旅游資源豐富,但游客往往只在煙臺稍事停留就轉到其他地方。在肖偉竑看來,海釣,則能讓游客的腳步多在煙臺停留一天。
“我市海岸線長達909公里,占全國的1/20多,漁業資源豐富,非常適合發展海釣產業?!毙ジf表示,我市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與自然景觀,素有“煙臺游、威海吃、青島住”一說。要想留住這些游客,還需要挖掘我市海洋旅游內涵資源。海釣產業則是挖掘海洋內涵資源不錯的題材。他粗略算了一下,近海海釣每人直接消費200———300元左右;遠海海釣每人直接消費可達2000元以上。同時,向上還可帶動船艇的制造維修、船艇碼頭的設計建造、釣具釣餌的生產銷售;向下可帶來碼頭管理、餐飲娛樂、海鮮購物以及間接效應的海釣節慶賽事等。
生態環境得到保護
“海釣與用網捕魚相比,海釣的數量小,釣的魚類大都是大魚,海釣能夠保持魚類繁衍下去?!毙ジf說。
肖偉竑提出,煙臺可以建立起以國有資源公益性為主和社會投資有償開放為輔兩種不同性質互為補充的海釣基地。結合我市海洋功能區劃,根據島礁海域的資源和環境條件,科學劃定島礁范圍,在全市建立一定數量的能夠承擔國際國內比賽的海釣基地和海釣活動示范區。充分利用現有港口、碼頭、海島、海岸、人工魚礁的現成條件,與濱海、海島旅游項目結合,興建一些適合游客參與的海釣基地和日常釣點。
漁民變成“小老板”
海釣產業不僅保護海洋生態環境,還可以解決漁民的就業問題。
肖偉竑說,煙臺素有“10個女人一個釣過魚”“三個男人一個會釣魚”的海釣氛圍,每個漁民都是開船、釣魚的行家里手?!懊總€漁村都可以開展圍繞海釣建立餐飲、銷售和服務?!毙ジf說,“漁民可以自己開海釣公司,當起小老板?!?
他表示,建議相關部門鼓勵各種力量投資海釣業,建設為游客提供海釣船只的船隊或公司,為游客提供海釣指導和相關服務;把海釣活動納入旅游線路之中,與景區觀光旅游相融合,豐富旅游內容,提升休閑層次,延長游客停留時間,切實把海釣產業打造成具有煙臺特色的品牌經濟。